《三国志十》天下制霸全书(上)
易受到弓兵的最大伤害,移动性一般。特点基本和蛮兵一样。只有永昌才有。
(五):战争全指南:
《三国志》十比较前作的类似即时战斗的战争系统可谓是大变革,从战役到战争两大战略模式下还延伸出更加多的战斗模式,比如城市攻防的首发的「城门战」,城内发生的「市街战」以及其它场所的「野战」。
1:战争规则:
战斗时﹐如果达成胜利条件。或战事经过30天﹐战斗就会结束
城门战攻方胜利时﹐如守方仍有兵力﹐会进入市街战﹐胜利才算攻陷都市
城门及政厅等设施有「防[ALi:PAGE]御度」﹐防御度变0时设施就会破坏
2:指令系统:
战斗系统不是实时制﹐而是一种特别的行动力回合制
每日可战斗一回合,行动力可藉时间储备﹐储备速度视乎武将﹐能力越高﹐行动力储备越快。
有「行动点数」,于移动时及攻击时使用﹐行动点数不足时将无法行动。
3:部队基本规则:
参战军势最多由5名武将编成﹐武将阶级不同可带领部队数也会变化
君主及一品官可带10队﹐二品官9队﹐三品官8队......九品官2队
1只部队兵数最多1万人
1支军势部队数视军势长阶级而定﹐决定部队数后﹐再由参战武将分配
如由1武将率领复数部队﹐武将直辖的是「本队」其它是「支队」
「本队」完全反映武将能力﹐「支队」只反映武将能力70%
4:胜利条件
攻方 (以下任何一个)
敌部队全灭
只限城门战﹕「城门」防御降至0
只限市街战﹕「政厅」防御降至0
守方 (以下任何一个)
敌部队全灭
战事发生满30天
天候及地形
雾天时见不到敌军﹐由高地射击射程较远
季节也影响战斗地图﹐如台风时河流会泛滥(邻近地区会被水淹吧)
战斗地图中有「堰」的设施﹐破坏「堰」可水淹平地
战斗中实行「突击」可将敌军推向邻近区域﹐配合火计陷阱增加杀伤力
「一骑讨」本来要用有关指令﹐但用「突击」有时也会发生「一骑讨」
在「河川」地形﹐如有部队没有装备「蒙冲」「斗舰」兵器﹐
或由没有「提督」特技的武将率领﹐有可能被河冲走
(用「突击」推敌军落河也不错)
5:战斗指令说明:
。方向转换…改变部队进行方向
。组立………组合部队拥有的兵器
。解体………将兵器归还原来部队
。近接………实行通常攻击
。弓矢………实行通常射击
。火矢………实行火箭射击
。突击………令敌军后退或混乱
。投石………实行投石攻击(祗限霹雳车)
。木兽………实行火焰攻击(祗限木兽)
。计略
。火计…向邻区放火
。落穴…掘陷阱
。天变…改变天候
。风变…改变风向
。落雷…引发落雷
。治愈…治疗伤兵
。混乱…令敌军引起混乱
。镇静…令我军回复正常
。诱引…诱发敌军行动
。鼓舞…提高我军士气
。伏兵…在森林埋伏
。寝返…命敌军内应武将转投我军
。消火…扑灭火势
。同讨…令敌军自相残杀
。裂帛…减低敌军行动力
。奇袭…向敌军发动奇袭
。内应…命敌军内应住民发动叛变
。一骑讨……向敌武将要求单挑
。命令………直接指挥其它的我方部队行动
结束语:《三国志十》天下制霸全书上卷就到此为止了,相信各位玩家有了上面的指南,应该对本作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了。去好好体验一下游戏的本身,才是你应该做的。至于更加深入的心得攻略(包括内政方面的心得、任务完成方面的研究、兵种的培养、在野武将的发展、战争的研究、历史剧情的触发、武将史实事件的引发、以及最后的结局总汇等等)就留到下篇进行补充和说明了。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