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3》帝王难度全攻略
or),它只耗10个矿,容易完成,不必选择别的。
·调整税率。点左上角的顾问按钮,将科研投入的比率从50%调整到100%,奢侈和收税都为0。
·工人修路。工人开始在城市旁1格范围内修路,优先盛产粮食的特殊资源,提高该方格的产出,不要在森林、山丘、高山上修路,那太耗时间。
·选择科技。建议选择研究字母(Alphahet),而不是以往在初期最优先的制陶(Pottery),后者在《文明3》中重要性大大下降,可压到最后去研究它。
粮仓
《文明3》的科技树作了较大改变,分入了4个时代,以图例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看科技顾问)。你想发展到哪项科技,点它后电脑将自动选择路径,一个一个研究过去。但有一点重要变化是,只有掌握了一个时代里的几乎所有科技,才可进入下一个时代,也就才能研究下一个时代的科技(笔者从工业化时代进入现代时发生了例外,还差1个科技未研究,也进入了现代)。这无疑大大延缓了玩家的科技进展速度,不能象以前那样研究出制陶、文学后就直奔共和制、民主制、走一条造空间飞船的科技取胜之路。再仔细观察科技树,就会发现解除城市人口发展限制的科技有两个,一个是古代的建筑学(Construction),造水渠使人口突破6;另一个是工业化时代的公共卫生(Sanitation),造医院使人口突破12。中间隔着整整一段中世纪。如果一上来就发明制陶、造粮仓,大力发展人口,那么很快会发现人口停滞在6或12,却在相当长时间里支付粮仓的维护费用,显然这很花不来。
早期的发展重心
虽然字母及随后的书写(Writing)不象青铜工艺和葬礼那样带来长矛兵、寺庙之类的直观效应,但发明文学(Literature)后即可建造大图书馆,它能偷取其它文明发展出来的科技。由于早期电脑对手往往发展得比玩家好一些,因此依靠大图书馆可免费获得大量科技,效果非常明显。强烈建议在文明之初,科技发展就直奔文学。另一个重心是快速圈地。尽快、尽早、尽可能多地造出移民队,外出建城,以尽可能大地拓展文明的生存空间。这不仅是《文明3》中前期的主要战略目标,对安抚人民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我们不能仅靠五六座城市去争夺文明的胜利,即便它们的位置选得很好,但这么做的话整个文明是否能熬到进入现代都成问题。另一方面,1支移民队消耗2个人口,这意味着只有当城市人口规模到3时才可出移民队,而且在出了移民队之后人口规模将-2。而人民发生不满一般都是在人口多了以后才发生的,不断建造移民队正好抑制了这种趋势,从而便于在没有寺庙的情形下保持人民的安定。
备注:发明书写后,双击首都城名最右边的那个小图标,可在其它文明设立大使馆(有一笔开销),其好处是获得该文明重大事件的信息。
圈地运动的扩张机制
主要由首都承担移民队的建造,因其不存在腐败浪费的问题,这也是最初选择将首都建在盛产粮食的特殊资源旁边的原因。出1个战士、1个弓兵,等人口达到3时出移民队。若人口未到3,可继续先造弓兵,等人口到3后改为移民队,这是加快建设的常用方法。在城市资源生产上,优先产粮,发展人口比产矿更重要,当人口快到3时可调整为多产矿,加快移民队的建造。战士先在半径2-3格范围内探探(保证来得及赶回城防备野蛮人),等弓兵出来后让战士驻守城市,弓兵远出探索。工人一直修路,若能灌溉(只有在淡水湖或河流边才能进行灌溉),则做两片灌溉区。在弓兵探索出的区域,选择一个适当的建城位置,让工兵往那个位置修路,造好的移民队,沿路开到那儿建城,此时探索的弓兵要注意回来保护移民队和新建的第二座城。
首都继续按战士、弓兵、移民队的顺序造部队;第二座城则先出1个战士,替换驻守的弓兵,让弓兵外出探索,然后视情形或者出工人协助建设,或者出移民队外出建城。随着部队数目的增多,切记要派部队护送移民队赶往建城地点,避免被野蛮人打死或被对手们俘获。就这样以弓兵探路、工人修路、战士陪护移民队建城的方式,进行圈地运动,保证每座城市至少有一支部队驻守,尽快用道路将所有城市连接起来。在圈地的方向上,地域的资源和发展潜力当然是很重要的因素,谁都希望往金堆、粮堆里钻。不过城市的腐败浪费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城市离首都越远,腐败浪费情况就越严重。即便发展到6个人口、总产矿量达10,能用于生产的很可能连一半都不到。从这个意义上,早期的扩张,应该往首都不同的方向进行,早先弓兵在探索时就有意地以波轮形一圈一圈地环绕首都往外探索。
特殊资源
玩家很快会发现在某些方格上带有独特的小图标,它们就是在《文明3》总被丰富化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