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即时战略游戏发展史
不久前,代表着即时战略游戏最高水平的《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如期而至,引出了一场即时战略游戏热。回顾游戏发展的这些年,大家印象深刻的即时战略,相信也就只有《红警》、《星际》、《魔兽》、《帝国时代》这四款。看着这些外国游戏在中国玩家心中扎根,我不禁想:现在有多少人玩国产即时战略?有多少人关注国产即时战略?现在大家所关注的几乎都是那些角色扮演、回合策略之类的游戏,但你可曾知道,把国产游戏开发带动起来的是什么?能真正在老外面前扬眉吐气的又是什么?是国产即时战略啊!
萌芽:推动游戏的发展
1994年,金盘电脑公司成立,推出第一款国产游戏《神鹰突击队》后,在第二年相续推出了几款游戏,其中即时战略的就有《铁骑喋血》、《成吉思汗》。但游戏严重缺乏可玩性,几乎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同年3月,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电脑游戏公司前导软件公司成立,它主要是开发结合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游戏软件,三国题材的《官渡》是它的处女作。由于当时的即时战略还没有定型,以致于《官渡》与光荣的《三国志》很相似。尽管游戏出现了不少Bug,但在盗版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时候,它还是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并从海外收进7万美元版租费。以后的日子里,前导仍然在开发即时战略,同为三国题材的《赤壁》在那年推出了,它当时还被评为了1997年最佳游戏。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它们的画面是差了点,但游戏的大部分设计还是挺符合历史的,据说他们邀请了一些懂历史的人前来协助。
初期:宣传背后的失败
在1996年,最有影响力的游戏属尚洋制作的《血狮:保卫中国》了。各大主要游戏报刊几乎同时刊登了这样一幅广告:一名浴血厮杀的战士,怒吼着向前冲锋,身后则是各种现代化武器火力大集合,观之令人热血沸腾。它号称“中国第一部爱国游戏”,其前期市场宣传做得可谓极其成功,所选游戏类型是当时红到峰顶的即时战略,背景充分利用了玩家的爱国主义情结,推出时几乎没有什么竞争者。拥有了这些优势,只要游戏别糟到极点,就能被当时要求并不太高的玩家所接受。可惜的是,游戏恰恰真的糟到了极点……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就是使部分中国玩家对国产游戏开始抱有强烈的怀疑态度。
发展:开始步入正轨
正当玩家们对国产即时战略失望之际,刚刚成立不久的创意鹰翔,推出了一款极具科幻色彩的即时战略《生死之间》,让神秘的宇宙成了硝烟滚滚的战场。这个设想比外国的《家园》还要早,游戏推出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在当时的国产游戏中属于上乘之作。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竟然没有中文界面,误导很多人以为是外国的作品,包括笔者在内。
1998年是《星际》开始走向辉煌的时候,而国产即时战略似乎也被这个热潮带动了起来。先是目标软件的《铁甲风暴》和其资料片《黑色战线》。前者在大陆和港台发行引起轰动,受到多种媒体和玩家的广泛赞誉。《生死之间II:末日传说》则是当年的关门之作,新颖的构思、精美的画面,让人看到了国产即时战略游戏的希望所在。作为一款即时战略游戏,《生死之间II》与国外同类游戏相比毫不逊色。
顶峰:被世人所称道
国产即时战略明显受到了《铁甲风暴》和《生死之间II》的影响,许多厂商开始尝试走这个方向。在1999年8月,一向以教育软件闻名的金洪恩公司旗下的祖龙工作室,竟然推出了一款3D的即时战略《自由与荣耀》。它是全亚洲第一款3D即时战略。《自由与荣耀》上市后,在短短两周内攀升至连邦软件游戏排行榜第六名。它不仅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还一举打入了东南亚和韩国市场。现在谈起《自由与荣耀》,无人不对它高度赞扬。
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国产即时战略终于被目标软件的《傲世三国》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可以说这是国内其他类型游戏所不能达到的。在2000年的E3展上,第一次出现了国产游戏,它就是《傲世三国》,代理商是鼎鼎有名的EIDOS。《傲世三国》成了EIDOS在这次E3展中六大推荐作品之一,与《古墓丽影》、《盟军敢死队2》一同展出。据说,《帝国时代》的一位程序人员还在《傲世三国》前研究了老半天,可见这款游戏的水平之高。目标软件第二年推出的资料片《三分天下》,只是增加了一些兵种和剧情,并没有太大的改动,所以并没有引发第二次辉煌。
低潮:发展的必然规律
2001年,大家本以为又将是国产游戏丰收的一年,但有谁能想到,国产即时战略多年建立的辉煌毁于一夜之间,罪魁祸首竟然是曾经为辉煌立下汗马功劳的祖龙工作室。大家都没有想到最期待的游戏《自由与荣耀2》竟然是款垃圾游戏。《自由与荣耀2》还未推出前,想借助广告效益来增加销量,宣传口号竟然是让人吃惊的“3D《星际争霸》”。事实上游戏可以说是“3D《星际争霸》”,因为里面的东西都照搬了《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