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道Online内测报告
作者:
游侠创作室 萱香 人气:
发表于《大众科学之网络游戏世界》 2004年 第0期
画面
《侠义道Online》(简称《侠义道》)的画面虽然不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就其游戏画面的整体效果看,显然已经非常接近国际同期其他2D游戏画面的水平。相比欧美游戏凝重的色调搭配,《侠义道》的画面亮丽而用色明快,色彩节奏感更强;而相比韩日游戏突出光影细节的特色,《侠义道》也有不少的看点。例如《侠义道》中的武功特效制作得极为夸张,完全可能会让玩家忘了这只是一款2D游戏。
《侠义道》作为国产游戏的一个优势就是他背后有祖国的广博山河作为画面元素,所以《侠义道》相比同期韩国游戏在场景的设定上要多出一个甚至多个数量级。5大门派的新手区和其单独分层的新手练级区加起来就有将近20张地图,而高手练级地图则更加复杂,按梦工厂官方公布的数据,《侠义道》的当前地图总量已经有数千个标准电脑屏幕大小。而且所有的场景都是按照真实取景制作,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少林寺及其木人巷,武当山和它的真武道场、峨眉山和诡异的悬棺山等等。
《侠义道》的人设非常细致,严格的按照早期日式2D角色扮演游戏的标准,给每个角色都制作了八个不同方向下,不同形态和动作的表现图,例如站立、跑动、行走、跳跃、攻击、打坐等等都是每个方向一个单独的动作图片阵列。如果玩家足够细心的话,甚至还可以发现每个不同方向下的光影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话说回来,2D游戏不能像3D游戏那样能够在成像效果上使用即时演算进行色彩渲染,2D游戏的所有图片素材都需要提前制作好,在游戏运行时直接调用。这样只要稍微画面细节多一些、精细一些,那么游戏程序本身的大小就会比3D游戏客户端大出很多。《侠义道》可能也是因为上述问题的限制,在内测阶段并没有给角色加上“即时换装”效果,以控制游戏客户端程序的总体大小。
不过《侠义道》很巧妙的取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来代替暂时没有的“即时换装”效果,那就是很奇特的“装备自由染色”,这不仅加大了玩家的参与动手性,在避免人物角色形态雷同上也和“即时换装”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染色系统相比其他游戏的固定色调的搭配,我觉得更能突出玩家的个性和品位。虽然只是4件简单的衣服颜色的调染,但是很多心灵手巧的玩家就是能弄出国色天香一般,让人惊艳的配合。记得在沙漠偶遇一个峨嵋的mm,她一件淡紫色的外套加一件奶白色的围胸紧紧的裹住的身体,似乎有了灵性,让我足足追了三个场景,照了N张照片才让心情平静下来。
玩家对色彩美感的鉴赏和控制能力很多时候是其生活方式最直接的体现,能在游戏中给出一种语言方式般的色彩表达方式,这对于现在越来越讲究深入交流的玩家来说,显然是很体贴也很高明的设计。
鉴赏系数:★★★★☆
音乐、音效
《侠义道》的音乐应该是当前网络游戏里很有特色的一个了,最少我在游戏里和其他玩家交流时,大部分人对游戏中浓郁的民族特色配曲非常满意,特别是每个不同的场景都搭配的是非常吻合场景氛围的配曲,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一个原因所在。
少林寺场景的配曲平缓而激扬,并不时会隐显僧人早晚诵经祷告的声音,如果你是一位喜欢少林派刚猛威武特色的玩家,那么对这种曲子会不自然的产生共鸣。就算你一段时间离开少林寺去其他地方打拼,但中间你有时间回去总会有一种到家的冲动,这应该就是是音乐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吧。不过我最后选择并长期修炼的是魔教,因为魔教粗况张扬的配曲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可能是我血管里确实有一种类似野兽天性的成分在跳跃鼓动吧。
相比音乐,《侠义道》的音效就要显得弱一些,很多音效显得单调而缺乏音乐那种通透深邃的质感,只是简单的一种功能性的声音,而且还有一个让人不满的是,《侠义道》在配乐和音效的音强搭配上似乎没有经过测试,一些武功的特效音会明显高出配乐,加之特效音会随着玩家武功的重复不断重复,这对整体《侠义道》的音响氛围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最后我的选择只能是关掉了音效,单独欣赏那让人感动的配曲。
迷醉系数:★★★★
操作
《侠义道》的操作显得很简朴,可能是设计师经验的问题,或者是他们刻意在追求一种感觉,《侠义道》的操作和早期电视游戏中的日式角色扮演游戏很类似。功能选项都集成在小巧的功能框中,用鼠标选择很直接明了。而相对应的是基本没有什么快捷健,这也是日式角色游戏的显著特征。
现在国内流行的大部分韩国网络游戏都走的欧美角色扮演游戏的路子,快捷健多得和五笔字型口诀一样复杂。这虽然可能会让操作变得有主动和全盘控制的快感,但是网络游戏是一种长时间体验的过程,我对长期需要两只手才能完成的操作是很讨厌的,玩也搞得像“体力劳动”,那还不如睡觉。
2D游戏在操作上有自己得天独厚的地方,不会让玩家晕镜,不会随便迷失方向,不会长期卡某个模型里面出不来……等等。因为这些优势,所以《侠义道》增加了一个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