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单机游戏门户,坚守单机阵地!鼎力支持正版游戏产业,弘扬单机文化!

作者相关作品

精彩推荐

作品正文
星球大战:陆地征战
作者:游侠创作室 天弈 人气:
发表于《大众软件》 2002年 第8期
成为早期稍好于种田的选择。T1里最好的粮食来源就是打猎,这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Nerf、Bantha这两种动物很容易驯化,只要部队经过它们旁边就可供你指挥,将它们调回主厂边供工人们宰杀,是早期获取免费粮食的最佳途径,它们就类似帝国2里的绵羊和火鸡;二是Eopie、Kaadu,它们常成群结队,遭攻击时不还手,因此当看到一群此类动物时在其中央建粮食加工中心是不错的选择;三是Ronto、Dewback、Falumpuset、Wild Fambaa甚至mynock这些动物,当遭工人攻击时会还击,相当于帝国2里的野猪,最好用引猪法将它们引到主厂边宰杀,操作方法是:调1名工人去攻击动物,开两枪后立刻往回走,让他驻扎进主厂;动物将一直跟过来,到主厂附近时让5-6个工人围攻之,最后记得放出驻扎进主厂的工人。显然,引猪法需耗费相当多的微操作时间,不过为了节省宝贵的木碳,值得!

18分钟升T3
假设在一幅免费粮食多的场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在18分钟升到T3;如果因免费粮食少,那么进程将因需早点种田而往后推一点。按标准的起始3名工人、1辆侦察车,操作进程如下:建4座房子,侦察周围的动物或果子,主厂出4个工人,和前3个一起采集免费粮食,使得凑齐50个粮食的时间短于主厂出一名工人的时间,保证工人能持续不断地出;第8-13名工人去伐木,先是主厂旁边的零星树木,再找片安全的树林就近建伐木中心;其后的工人转为采粮食,寻机在果子旁或动物群中建粮食中心;视剩余的免费粮食的情况和木碳的供应,从第20个人口开始考虑种田,指导思路是不能让工人闲着且尽快建起能量柱。能量柱的位置很有讲究,它的影响范围不仅应覆盖主厂、粮食中心、伐木中心,而且最好能覆盖到将来的铁矿中心或水晶中心。最后2名工人可以去采水晶,暂时不必建水晶中心。当人口达25时,等待升级T2,大概到9分半就可以点下升级按钮了。抽[ALi:PAGE]调几名采粮食的工人,改去伐木,并逐渐在主厂周围种上8-10片田。进入T2后,只要木碳足够,就马上建T2级的设施,比如战争中心和机甲工厂,具体视战术意图而定。等资源达到升级要求,即可往T3升。象以上这种毫无作战压力分神的纯发展,实际上只需15-16分钟就可升到T3了,根本无需18分钟。

快攻的实施
以上的发展路线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举例,如果和具体的快攻战术结合起来,对微操作和工人流的要求就要复杂些。比如T1快攻,不仅要求先建好步兵中心,而且它的建造位置也是大有讲究的,是建在敌基地外、半路途中、还是自己家里?而资源的要求也就跟着不一样了,你可能就需多分配几个工人去采木碳以便能多出几个兵。一般T1快攻是指在升级至T2的过程中,将所有的剩余粮食都用在出兵上,所出之兵到敌基地去看住对手的伐木中心。又比如T2阶段的塔暴快攻,其实施与T1快攻类似,不过早点派工人采铁旷会有好效果。在T1的蓄粮过程中派1-2名工人前往敌基地外,建步兵中心,出步兵(闲着的工人可去建栅栏围对手的矿),等进入T2,马上在步兵护送下,让前置的工人在敌伐木中心旁建防御塔,并环绕着敌基地继续建,并使防御塔能够相互呼应;若遭攻击,则将工人驻扎进塔里,让步兵与防御塔消灭敌人;接着派步兵围着敌主厂转,打击其周围的工人。注意过程中将步兵升级。用此招可轻松击败Hard级的电脑对手。

快攻的分类
从T2塔暴快攻就可看出,为了预定的战术意图,需有针对性地多采集相关资源。我们必须明白,既然是打快攻,就不能面面俱到,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那就慢了。因此,通常所说的18分钟升T3,并不是让你在那纯粹的发展,而是必须有所军事行动或相关的准备的(比如一到T3就凑齐建要塞所需的铁矿)。一般来说,T1阶段的快攻选择非常有限,通常只有步兵快攻与骑兵快攻之分;到了T2,选择就多了,前面所介绍的塔暴是一个,也可以用纯粹的步兵或骑兵,而机甲快攻、杰迪快攻均可实施了;及至T3,快攻战术就更加丰富了,比如战机快攻、冲城车载兵快攻、杰迪骑士快攻等。当然,所有行动必须要快才行,比如在21分钟就凑齐6架战斗机、2-3架轰炸机飞临对手基地,而他可能因防御你的机甲快攻而没什么防空力量,那么无疑就是灭顶之灾了。

战术的变化
早期的T1快攻和T2快攻往往并不一定能灭掉对手,但至少可以牵制住其经济,令对手将大量资源耗费在防御上,这就为你在T3的致命打击创造了便利。这就是更深入的战术变化方面的内容。电脑AI之所以笨,就是因为其战术缺乏变化,容易被人所摸透,而人的头脑是活的,在水平相当的人的单挑中,战术变化是相当普遍的。比如,你可以先打一个小型的T1快攻,引诱对手防备你后续的T2快攻,而你却直奔T3,转为冲城车快攻了。因此,为了预测对手的行动,侦察敌基地的情况是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