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指挥官(Supreme Commander)
而各势力地面主力部队的行动相当缓慢,从地图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这将不利于发动攻击的一方,即使你聚集了大量的军队,但经过长途跋涉,你的军队到达对方基地时,你却发现对方拥有了更多的军队,加上对方基地的防御措施,一场败仗是再所难免了。随着玩家对速战速决的追求,各种运输单位的作用便显现出来,如巨型运输飞船、运输潜水艇等等,玩家可通过它们直接将重型坦克转移到战斗前线。
如果你执意要让地面部队艰难地穿过地面,那你必须在途中作好防护措施,雷达干扰机可以抹消你的雷达信号,移动防空炮可以对空袭进行保护,移动力场发生器可以偏转来袭炮火,补给车辆可以提供修理维护,否则敌人的火炮会给你带来致命的打击。火炮单位在SC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小型火炮可以灵活地在战场上移动,能够借助地形的优势来提高准确率;而位置固定的大型火炮却拥有超远距离的射程,虽然准确率不高,但只要保证了弹药的补给,它们能够持续不断地开火,直到击中目标为止。当你的地面部队到达敌人基地前沿时,你还要面对敌人的防御工事,即使是平坦的地面,也可能会突然竖起几道墙,从地下伸出炮台来粉碎你的进攻。不管你的策略如何,海军、空军或者核武器都不能最终解决你的敌人,到最后登场还是陆军。
极为关键的海战
由于陆地战的进程相当迟缓,玩家不得不考虑使用运输潜水艇、运输舰等船只来提高行军速度,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准备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陆地单位跟随运输舰一起沉入海底,甚至可能会因此被对方扭转败局,这也意味着海域的控制将会是玩家争夺战争主动权的关键。通过对海域的控制,可保证地面的主力部队顺利登陆,也可将对方封锁在某块区域的范围内。
在官方发布的海战视屏[ALi:PAGE]中,身躯庞大的战列舰尤为上镜,四门防空炮、一套完善的防空系统、无数的炮台,它完全能够将几公里内的陆地夷为平地,估计你绝对不希望有一艘这样的“怪物”停靠在基地附近,但也不要认为SC的海战就是比谁先造出战列舰,战列舰的出航只能给你带来一定的海面优势,但不一定能够将优势转为胜势。建造一艘战列舰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虽然它的主炮是游戏中最强大的武器之一,但开火速率极低,很难对移动迅速的战舰构成威胁,而对于潜艇、鱼雷来自海底的攻击更是无计可施。战列舰更像是陆地上的巨型炮台,尽管威力巨大,但同样需要足够的保护。
除了战列舰外,能够分享海洋的战舰还有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航空母舰等,每艘战舰的作用都非常明显,例如巡洋舰是一个移动导弹的平台,用来对付内陆的特定目标或者作为防空平台;驱逐舰比其他战舰拥有更多的深水炸弹,很适合在反潜艇战中防御潜艇的偷袭。谈到潜艇,我们不得不流露出更多的赞美之词,SC可能是目前刻画潜艇最为细致的即时战略,SC的潜艇分为好几种,包括了攻击潜艇、反潜艇潜艇、核潜艇等几种潜艇,攻击潜艇能够发射出强大的鱼雷;反潜艇潜艇体型轻小,机动性很强,它的武器专门对付其他潜艇,但用来对付海面上的战舰却很难给对方造成伤害;而核潜艇则拥有大量的核弹头,可向地面上的任何地方发射核弹,不过核潜艇和核弹头的费用相当昂贵,无法进行连续发射。另外,泰勒还构思了水上基地的概念,玩家可将基地全部建造在水底下,甚至可建造一个水下航空母舰,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水中突然冒出这几只庞然大物,展开,喷射出大量的舰队、战斗机、轰炸机,这种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毁灭性打击的空战
Total Annihilation,原意是“完全毁灭”,它表现出泰勒对即时战略的追求,即游戏的每一个角落都要充斥着激烈的战斗,无论是海面海底,还是陆地高空,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SC的空战部分表现得跟陆地战和海战同样出色,尽管作战方式依然很古老,但怪异的空军单位造型和新颖的空军单位类型不多不少体现出这是一场未来的战争。由于SC的地图非常庞大,空军单位不可能长时间停留半空中,它们都有一定限制的飞行距离和弹药数量,当它们的燃料快用尽时,就必须寻找一块可以安全停靠的地方。如果你想发挥空军的优势,必须不断地将空军设施向敌人基地延伸,缩短航行距离,而航母的威力也体现出来了,它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空军设施,为空军单位提供停靠地点。据说,SC里还会出现类似于《星际争霸》里神族的空中航母,作为一个空中基地对敌人进行持续打击。
在SC中,空军单位包括了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反战斗机、鱼雷轰炸机、武装直升机等近十种,它们的建造费用与威胁能力存在折中的关系,即威胁越大的单位,建造费用就越昂贵,但并不意味着不实用。例如,侦察机的建造费用非常便宜,飞行速度也非常快,但它实际上几乎没有武器,只是拥有非常远的侦察范围。如果敌人没有建立起防空体系的话,几架侦察机查看到敌人基地的所有情况;即使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