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3》帝王难度全攻略
击的对象,这样你得到的才越多,解除潜在威胁的效应才越高。当然,资源的潜力是另一个必然要考虑的因素,在两个条件相等的文明中,全部在绿色大陆上的自然比有一半地盘是苔原冻土的更有价值。于是,在笔者场景中,占据中美洲和南美洲北半部分的巴比伦成为了不幸的目标。
战争的准备
按以上思路,先后研究封建主义(Feudalism)、一神论(Monotheism)、骑士精神(Chivalry)。此时各城基本处于建造图书馆、市集、水渠的阶段,少数发展较好的城市在一神论出来后造教堂,或者准备几辆投石车。等研究出骑士精神,即总体转向造突击骑兵。接着发明工程学(Engineering)、发明(Invention)、火药(Gunpowder),即可造火枪兵。只要大图书馆还未失效,那么就可偷取对手往民主制方向的科技成果。对军事型文明很重要的一座奇迹就是达芬奇工作室(使部队升级的费用减半),最好能有储备的领袖支援其建设。与此同时,一面继续造突击骑兵和少量长戟兵,一面调兵遣将,除了留1支长矛兵驻守各座城市外,其余的所有部队均调往即将出兵的边界城市。笔者完成战争准备的时间是公元850年。凑巧的是,在战事开始不久,中国进入黄金时代,生产力、科研力、经济收入都大幅度上涨(比民主制都高),人民都非常快乐,不存在安定危机。这为随后200多年的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战争的进行
挑起战争的时机,并不在于完成了某项科技(比如火药)、或建成了某座奇迹(比如达芬奇工作室),而在于战争的准备情况。以5-6个突击骑兵、4-5个长戟兵(或火枪兵)、3-4部投石车为主力,古代的骑兵、弓兵、铁剑兵为辅助,还带上5-6名工人,出发吧。家里继续侧重造突击骑兵,不断增援前线。对于中美洲这样的狭长地形,实在是很利于部队的推进:将所有部队集结在1-2个方格上,一轮前进一格,对手没有骚扰你后方的机会。很快,对手源源不断的大军出现在我军面前。让工人就地建要塞,然后先以投石车轰击,再以突击骑兵冲击,辅以铁剑兵、弓兵的攻击。长戟兵或火枪兵的作用主要是防御,保护受伤的部队和投石车;在必要情况下亦可拿它冲击(比如对方城池只剩1支部队驻守)。若发明出火药且完成了达芬奇工作室的建造,可将长戟兵或长矛兵调到城市里(须建有兵营),花30-40元升级为火枪兵,城市自行造少许火枪兵亦可。注意不必将所有部队都升级,选择那些精英或老兵去升,并马上调往前线。
作战中把握三点:一是别把力量分散,保持所有部队在作战结束后都呆在原地。比如对方阵地里有2支部队,假设你每次出击都可获胜,那么应先以铁剑兵、再以突击骑兵进攻,然后将仍可移动的突击骑兵撤回来;如果顺序倒过来,那么铁剑兵将移往敌人所站位置,从而成为下一轮里敌人后续部队的围攻对象。呆在原有方格的好处是利用长戟兵与要塞的防御优势,减少部队的损失。二是将打得只剩一格血的部队,调回去休整,换上满血部队。三是为精英级的部队创造胜利作战的机会,比如让5格血的骑兵去打击只剩1格血的敌铁剑兵,增加领袖出现的机率。
一路修建要塞的缓慢推进策略,主要目的在于诱敌出动,将其主力消灭于我方主动创造的地利、人和之下,这是以进为退的战术,看似进攻,实则防守。随着对手增援势头的减弱,我军乘胜前进,攻占其城。攻下城市后,游戏提示你是否要将它夷为平地?个人认为,除非城市有世界奇迹,或者人口低于6,否则还是踏平它为好,不要任命新总督。因为被占城市人口过多时有一个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起义。不仅在早期需派很多部队驻守以压制反抗者,而且即便过了很久,它也很可能因文化上趋同于原文明而突然起义。踏平它之后,可获得该城人口规模数值一半的工人(比如8个人口,那么获得4个工人),派一支移民队过来,在那儿选择地点建新城。若要快速增加其人口,让你自己建造的工人加入它,而留着敌对文明的那些工人干活(被征服者哪会有什么好下场,连游戏中都如此)。
由狭长的中美洲一路南下,来到开阔的南美大陆。巴比伦的主力此时已消耗殆尽,在南美洲的5座城丧失了反击能力。由于突击骑兵移动力达3,机动优势明显,可用来闪电突击敌城。10支突击骑兵于1轮之内攻下3座城并非天方夜谈。当然,这只是战术的一种,与火枪兵、投石车的稳步推进相结合,有利于减少损失和后方部队的增援,视具体情形于战场上运用之。扫荡了巴比伦在南美洲的势力后,笔者立刻与它“议和”。拥有科技领先优势的对手不得不在刺刀的威胁下签署了出让5项科技外加每轮进贡的和平协议,使中国的科技发展跃升一个台阶!地盘、城市、科技、钱和资源,哈哈,这就是艰苦战争后的甜蜜收获!
后期的发展及内政建设
>